夏季来临,体育锻炼需注意高发问题

2025-05-13


夏季,阳光炽热,天气炎热,却是许多人热衷体育锻炼的时节。在这个季节里进行体育锻炼,既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,又能充分感受夏日的活力。然而,夏季独特的气候条件也使得体育锻炼中存在一些高发问题,需要我们格外关注。了解这些高发问题,并掌握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法,才能让我们在夏季的体育锻炼中更加安全、健康、高效。

一、夏季体育锻炼的好处

促进新陈代谢

夏季环境温度较高,在进行体育锻炼时,身体为了调节体温,会分泌大量汗液。这种出汗的过程实际上促进了人体新陈代谢的加快。新陈代谢对于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各种毒素和废物,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。例如,一些人在夏季坚持适量运动后,会发现皮肤变得更加光滑有光泽,这就是新陈代谢改善的外在表现。

改善胃肠道功能

运动时,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被调动起来,肠道也不例外。在夏季进行运动可以加快肠道蠕动,促进胃肠道尽快排空。这对于预防和减少大便干燥、便秘等病情的发生非常有帮助。对于一些平时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,夏季适当的体育锻炼就像是给肠胃做了一次“按摩”,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,提高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。

促进钙的吸收

夏季阳光充足,进行适当的户外有氧运动时,皮肤会接触到阳光中的紫外线。紫外线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 D 的合成,而维生素 D 对于钙的吸收起着关键作用。通过阳光照射和运动的结合,能够更好地促进体内钙的吸收,预防骨质疏松、缺钙等病情的发生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,夏季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,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。

降糖减脂效果显著

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漓表示,夏天锻炼有利于身体代谢加强,降糖减脂效果较冬天更好。在夏天进行减脂或糖尿病人做运动降糖,效果会更明显。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,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,从而使得运动时脂肪的燃烧效率更高。同时,运动还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。

二、高温带来的中暑风险

中暑的原因和症状

夏季日照强烈,气温常常居高不下。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,如果时间过长或者强度过大,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就可能会出现紊乱,导致中暑。中暑的症状通常包括头晕、头痛、口渴、多汗、全身疲乏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,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高热、昏迷、抽搐等症状。一旦出现中暑症状,应立即停止运动,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。

预防中暑的方法

为了预防中暑,夏季锻炼应避免在烈日下或气温过高时进行。锻炼时间可以选择在早上 7 - 10 点,或者是傍晚 17 时以后,这些时间段的气温相对较低,比较适合运动。如果必须在高温时段运动,要尽量寻找荫凉的地方,如树林、有遮阳设施的运动场等。此外,还可以佩戴遮阳帽、太阳镜等防护用品,减少阳光直射对身体的伤害。

三、大量出汗导致的脱水问题

脱水的危害

夏日炎热,人们在运动时出汗量大,体内的水与电解质会大量丢失。如果不及时补充,就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和电解质失衡。脱水会导致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,出现口渴、乏力、头晕、心慌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。电解质失衡则可能会影响心脏、肌肉等器官的正常功能,导致心律失常、肌肉痉挛等问题。

科学补水的方法

在运动中,要注意科学补水。首先要选对饮料,饭后出去溜达两圈,微微出汗后喝点水即可。而运动时间较长、出汗量较大的情况下,可以尝试配置运动饮料,例如添加一些糖、电解质、矿物质、维生素,配出等渗或低渗浓度状态的运动饮料。其次,需在合适的时间喝水,合适时间包括运动前、运动中和运动后。如果运动中出汗量较大,出汗速度较快,运动前就需少量多次地喝水或喝饮料。如果运动强度高或天气较热,一小时能达到一公斤甚至两公斤以上的出汗量,就需要少量多次提前去补水补液。通常每 10 分钟左右喝 100 毫升到 150 毫升的饮料或者水。同时,还需注意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补水,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。此外,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判断补水补液是否足够,如果尿液无色或呈淡黄色,说明身体不缺水。

四、冷热交替引发的感冒情况

感冒的诱因

夏天人们普遍离不开空调,运动后身体处于高温状态,此时如果迅速进入凉爽的空调环境,或者直接对着空调吹冷风,就极易引发感冒。而且这种冷热交替的刺激对心血管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挑战,增加心脏负担,甚至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。

预防感冒的措施

为了预防运动后感冒,运动后不要立刻进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,也不要直接对着空调或风扇吹。可以先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一会儿,等身体的汗液自然晾干,体温稍微下降后再进入空调环境。同时,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,一般保持在 26℃ - 28℃较为适宜。此外,运动后要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,保持身体干爽。

五、运动误区带来的潜在风险

暴汗服的危害

部分人认为穿暴汗服能让减脂更简单,这其实是一个误区。大部分网红暴汗服只能通过营造持续高温环境,达到脱水减重的目的,而并非真正减少了体内的脂肪。长时间穿着暴汗服运动,还可能会导致身体过热,增加中暑的风险。夏天运动,一定要穿吸汗的服装,同时再多备一套衣服用于运动后更换,以保持身体的舒适和健康。

空腹运动的弊端

有些人觉得空腹运动可以更好地燃烧脂肪,实际上空腹运动相较于非空腹运动,体内脂肪燃烧效率并无明显优势。而且空腹运动时,身体的血糖水平较低,容易引发低血糖,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心慌等症状,甚至有其他损害健康的危险。因此,在运动前可以适当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,如香蕉、饼干等,以补充能量。

不热身直接运动的后果

运动前不热身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。在夏季,虽然气温较高,但肌肉和关节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运动的强度。如果不热身就直接开练,运动中很容易导致抽筋、肌肉拉伤等情况。做好运动前热身,如进行 5 - 10 分钟的慢跑、动态拉伸等,可以让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,提高运动的安全性。运动后也要进行适当的放松,如静态拉伸,帮助缓解肌肉疲劳,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。

六、特殊人群的夏季运动注意事项

老年人

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,夏季运动时更要格外注意。首先,运动强度要适中,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,可以选择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。其次,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,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运动。另外,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,随身携带水杯,及时饮水。同时,建议有家人陪伴,以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得到帮助。

儿童

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夏季运动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有益。但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,容易中暑和脱水。家长要注意控制儿童的运动时间和强度,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运动。运动前要提醒孩子做好热身,运动过程中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。此外,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运动项目,如游泳、跳绳等,确保运动的安全性。

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

对于患有慢性疾病,如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的人群,夏季运动更需要谨慎。在运动前,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,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。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,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。同时,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,控制好病情。

总之,夏季体育锻炼虽然存在一些高发问题,但只要我们了解这些问题,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,就能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,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。无论是选择户外运动还是室内运动,都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环境条件,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时间、强度和方式。希望大家都能在夏季拥有一个健康、快乐的运动体验。

分享